“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年来,习近平主席多次为推进绿色丝绸之路贡献中国智慧。他强调,要“在保持健康良性发展势头的基础上,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向高质量发展转变”,“把绿色作为底色,推动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绿色投资、绿色金融,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共同家园”。 绿色丝绸之路建设是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展现大国责任担当、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有力实践。十年来,中国与各方积极携手...
国家发展改革委持续完善与民营企业沟通交流机制,坚持常态化召开民营企业家座谈会。8月3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主持召开座谈会,与新希望集团、天津天地伟业、科安达电子、旷视科技、首邑农业等民营企业负责人进行了深入交流讨论。 《证券日报》记者梳理发现,自7月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首场民营企业座谈会后,这已是第五场。 从参加本次座谈会的民营企业来看,既有深耕农业领域的领军企...
中国有信心、有条件、有能力推动经济结构持续向优、增长动能持续增强、发展态势持续向好 “近些天来,越来越多的全球金融机构增持或计划增持中国资产,这展现了对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坚实的支持措施下实现复苏的信心。”巴西《论坛》杂志近日的报道,充分肯定中国密集释放一系列稳经济新举措。许多国际人士也纷纷指出,在宏观政策支持下,中国经济整体好转的积极因素持续累积,有望进一步释放潜力,不断推进高质量发展...
“促消费政策不是所谓的‘掏空钱包’‘透支需求’”“持续扩大就业、促进居民增收,是提高居民消费能力、提升居民消费意愿、释放居民消费潜力的有效手段”“改善消费环境是恢复扩大消费的一个重要支撑”……近日,《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措施》(以下简称《措施》)经国务院同意,已由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各地方、各部门,并向社会公开发布。7月31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措施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国家发展改...
今年以来,在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下,我国经济呈现回升向好态势,一季度实现良好开局,二季度延续恢复态势,展现出巨大发展韧性。在此期间,一批政策“组合拳”持续发力,广大经营主体转方式、调结构、增动能。当前,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坚持实干笃行,是下一步提振信心、稳定预期的重要抓手。人民网今起推出“实干笃行”——年中经济盘点系列报道,聚焦中国经济发展新形势、新亮点、新机遇。2023年前5个月...
今年以来,随着我国经济运行呈现企稳回升态势,生产和需求改善,外贸进出口回稳,亿万经营主体信心逐步恢复。 5月,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2.9%,继续保持在景气区间,企业生产经营总体延续恢复发展态势。 4月28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破除影响各类所有制企业公平竞争、共同发展的法律法规障碍和隐性壁垒,持续提振经营主体信心,帮助企业恢复元气。” 贯...
促进新能源汽车下乡,是国家有关部门近年来一直大力推动的重大项目建设。日前,新能源汽车下乡再迎政策“橄榄枝”。5月1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国家能源局制定的《关于加快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更好支持新能源汽车下乡和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颁布。 《意见》指出,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对农村户籍居民在户籍所在地县域内购买新能源汽车,给予消费券等支持;加强公共充电基础设施布局建设,实现...
“国资委将进一步强化顶层设计,优化考核、投融资、选用人、模式创新等政策措施,打好组合拳,指导推动中央企业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布局价值创造的新领域新赛道,打造创新引领的现代产业集群。”5月13日,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张玉卓在上海调研期间如是说。 《证券日报》记者注意到,这是短短三天内,国资委第二次提及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5月11日,国资委党委召开扩大会议时指出,“要指导推动...
今年以来,我国持续推进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重大水电项目和抽水蓄能建设,可再生能源发展实现良好开局。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王大鹏介绍,截至一季度末,全国可再生能源装机达12.58亿千瓦;一季度,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594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4%,其中风电、光伏发电量达342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7.8%。 看风电,一季度全国风电新增并网装机1040万千瓦,其中陆上风电98...
中国人民银行近日公布数据显示,一季度人民币存款增加15.39万亿元,同比多增4.54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9.9万亿元,在新增存款中占比超六成。专家认为,住户存款增加主要是受居民消费等因素影响,流动性偏好上升。随着宏观经济转暖,居民消费和投资信心会增强,居民储蓄也将逐步回归常态。 超额储蓄从哪来 居民存款大幅增长在去年已有所体现。数据显示,2022年人民币存款增加26.26万亿元,其...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统筹推进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和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支撑和内在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着力清除市场壁垒,提高资源配...
人民网北京3月20日电 (记者栗翘楚)3月17—18日,由中国国际商会和亚太金融论坛(APFF)共同举办的亚太金融论坛在京召开,本次论坛以“开放合作 包容发展”为主题,共商新形势下如何实现国际合作与共同发展。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副会长、党组成员于健龙在致辞时表示,本届论坛着力探索数字化、产业转型等方面的金融创新举措及“双碳”投融资、普惠金融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契合当今亚太经济合作...
人民网北京3月15日电 (记者杨曦)15日,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的经济增长5%左右的预期目标是综合考虑了各方面的因素,符合当前经济发展的实际和需要。“今年实现5%左右的预期目标有压力、有挑战,但是也要看到,我们有条件、有基础、更有信心实现增长目标。”“5%左右的预期增长目标符合发展实际和需要”付凌晖分析,5%左右的预期增长目标是符合当...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决贯彻落实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尽快形成完整内需体系,着力扩大有收入支撑的消费需求、有合理回报的投资需求、有本金和债务约束的金融需求。 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然选择,是促进我国长远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战略决策。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就“着力扩大国内需求”作出具体部署。 代表委员表示,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
3月1日下午,国新办举行“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金壮龙介绍了我国“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 做强做优做大实体经济”的成就和最新举措。 通过锻长板、补短板、强基础,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基础,也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领域。高大上的重大技术装备是“顶天”的,起到基础支撑作用的产业基础是“立地”的。做强做优制造业,既要“顶天”也要“...